地方动态 |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这十年·广西篇

会员评分: 3 / 5

点亮的星星点亮的星星点亮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
 

砥砺前行十年路

奋楫勇进再起航

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这十年

      十年来,广西立足于打造美丽北部湾,秉持“科学、规范、准确、有效”的工作方针,勠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跟国家和全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向纵深发展,持续为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和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维护好北部湾“洁净海湾”这张靓丽的名片。

海洋监测能力稳步提升

      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范围由广西近岸向北部湾近海延伸,近岸点位调整优化至58个,新增近海点位24个,具备了承担广西-广东-海南-中越边境范围内的北部湾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目前,近岸、近海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点位共有198个,实现了北部湾海域监测全覆盖。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要素由简单理化指标拓展至新型污染物、海洋垃圾、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海岸带碳储量碳通量及环境DNA监测。

      广西致力于打造强大装备配置的生态环境监测队伍,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拥有监测业务用房9400㎡,配备仪器设备500多台套,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通过原环保部达标验收的海洋监测专业站;实验室资质能力也得到不断扩展,目前通过认证的项目共有八大类228项;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实验室能力考核中表现出色,荣获实验室能力考核优秀单位称号,并获国家环境标准样品协作实验室聘书,实验分析监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构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新体系

稳步有效拓展监测领域,开展北部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调查,内容涵盖海湾、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调查,渔业资源调查,布氏鲸和中华白海豚等珍稀海兽调查,海洋垃圾和海洋微塑料等新兴污染物监测,海洋自然保护地和滨海湿地、应对海洋气候变化和环境DNA调查研究等试点监测,推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由水环境质量监测向整个生态系统健康监测拓展,形成海洋环境质量、生态质量及污染源、物种和基因等陆海统筹“大海洋”监测评价新体系。

统筹协调推进应急监测能力建设

     积极组织广西沿海各市生态环境监测力量,协调各海洋监管部门,开展海域污染事故应急演练,形成协同合作机制;定期组织海洋监测技术专业培训,促进沿海各市海洋监测能力的提升;组织队伍参加广西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不断提升队伍的应急处置和调查监测能力;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广西突发海洋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响应机制的建设,提升服务海上应急监测指挥决策和支撑应急处置的技术水平。

与时俱进不断拓展监测技术

      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拓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手段,将无人机、无人船、遥感监测等技术充分运用到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水平。同时,在近岸海域自动监测浮标系统中新增石油类和潮流监测,拓展实时监控、预警预报功能,不断优化升级,建强“海上哨兵”,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在线监控和预警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全面及时掌握全区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更好地服务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驾护航。

夯实基础建强高水平人才队伍

      以练为战砺精兵,积极组织队伍参加广西多部门联合举办的《广西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和应急监测演练暨技能竞赛,荣获团体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强化科研攻关能力,完善奖励机制,结出科研硕果,近年来荣获了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科研攻关能力在全区生态系统处于前列。通过组织监测人员参加内外培训、交流学习、专题研讨,开展站内技能竞赛、沿海应急联合演练等,并以国家级能力验证和能力考核、持证上岗考核、实验室资质认定为契机进行岗位大练兵,以考促学,培养了一批监测骨干人才,为北部湾生态环境监测打下坚实基础。

服务管理取得新成效

      积极支撑“十四五”广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年度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等专项规划方案编制工作。针对各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制订各海湾环境问题一张图及对策措施一张表,开展涉海技术服务工作,解决技术难题,协助开展涉海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广西海洋线清洁攻坚战、打造北钦防一体化生态保护体系、“广西生态云”数据库建设等重点工作。

      同时,以“全面及时掌握、反映重点海湾水质状况”为基点,对茅尾海、铁山港等重点海湾实行“3+9”监测模式,开展重点海湾氮磷溯源调查及削减工作,为推进茅尾海等重点河口海湾的水质持续改善和从根源上开展整治工作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

      下一步,广西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跟“大生态、大保护”新格局要求,凝心聚力,聚焦海洋生态主战场,做大做强做专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科研,强化五大技术支撑,搭建四个科研平台,打造三个特色品牌,构建海上应急快速响应圈,争取建成区域性海洋强站,切实服务美丽海湾建设和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