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我省清洁海水浴场建设,加强亲海空间打造,近日,我省正式部署启动海水浴场水质预测预报试点工作,印发实施《浙江省海水浴场水质预测预报技术指南(试行)》,选取宁波象山松兰山海水浴场、温州南麂大沙岙海水浴场、台州温岭金沙滩海水浴场和舟山市朱家尖南沙海水浴场作为试点浴场,开展次日水质预测预报,实施海水浴场信息常态化公开,进一步规范海水浴场清洁状态常态化维护。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海水浴场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和预测预报专项技术指南,标志着我省在规范海水浴场环境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率先迈出关键一步。
海水浴场是公众消暑度假的重要场所,是滨海旅游业的重要卖点,其环境质量更是反映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状态的重要指标。加强海水浴场环境质量监测预报和信息发布,是“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公众亲海体验的关键举措。省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将“海水浴场环境质量监测预报与信息发布试点工作”列为2025年度重点任务。
今年2月以来,我省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方法的实践应用,探索综合运用大数据模型、海洋微生物快速检测、多参数综合评价等技术在海水浴场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并自7月份开始陆续在宁波象山松兰山、温州南麂大沙岙、台州温岭金沙滩、舟山朱家尖南沙等全省4个沿海地市海水浴场率先开展实践试点,为全省建立监测监管与信息公开机制探路。其中舟山朱家尖海水浴场(舟海亲)试点案例入选“第一批浙江省数字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应用场景清单”,浙江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海水浴场环境质量评价试点省”,承担起探索海水浴场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重任。
《指南》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为主的原则,从海水水质、沙滩环境质量和浴场环境保护设施以及管理制度建设等多维度构建海水浴场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内容涵盖海水浴场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预测预报核心领域,逐步实施海水浴场水质常态化监测、海滩垃圾常态化清理、入海污染源常态化管控、海水浴场水质预测预报信息常态化公开,区域覆盖全省8个主要海水浴场,推动对浴场水质预测和快速检测方法开展联合攻关,大幅提升监测的时效性和预测的精准性,不断改善海水浴场亲海环境,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亲海需求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指南》的发布不仅填补了海水浴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体系空白,更标志着我省在海洋生态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从公众需求层面看,海水浴场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千万群众的亲海获得感;从产业发展层面看,优质浴场环境是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进一步指导浴场管理方和属地部门全面加强浴场环境管理;从生态治理层面看,浴场环境监测是海洋生态保护的“晴雨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统计,自7月1日启动试点一个月来,我省已向社会主动发布有效监测信息37期(因台风等恶劣天气浴场关闭期间不作监测),相关浴场水质优良等级的预测结果全部准确,粪大肠菌群微生物指标的检测时效提升75%。
在《指南》推进实施过程中,省生态环境厅将组织省海洋监测中心持续做好全省试点工作的技术指导与服务,重点加强试点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和经验总结,共同为全国海水浴场环境管理水平提升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样板”,让公众享受到更优质的亲海近海空间。
文章来源:浙江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