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 | 船岸信息一体化应用

会员评分: 5 / 5

点亮的星星点亮的星星点亮的星星点亮的星星点亮的星星
 

实现船岸信息一体化,须要实现船舶管理信息化,该管理系统需要硬件和软件的支持。航运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一定是船舶管理系统的普及以及不断完善。船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部分在于船舶管理系统的使用以及完善,这也是交通运输部门对于船舶企业的要求。

01

·北信通船舶船岸信息一体化管理系统·

一条船舶构成一个独立的局域网,该网络通过通信单元和船舶卫星通信设备与通信卫星相连接,岸基系统通过北斗卫星地面站与通信卫星相连接,这就可以实现船舶与陆地的信息交流。

系统架构

本系统平台以高速IP网络为基础,构建高度融合、互联互通的船舶网络平台,整合多种通信、多种信息,实现对视频监控、船舶状态等关键信息集中展示与调度,并采用船岸一体化架构,满足未来协同指挥的业务需求。

船端平台

基础设施平台:主要包括船舶内部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服务器,对外通信等。

以信息集中展示为手段,实现船载指挥中心功能以及船岸一体化协同功能。
本船的信息化系统由网络系统、船舶视频监视系统、船岸通信系统、智能化等几大部分构成。

2

岸端平台

岸基平台:岸基指挥系统主要目的是实现船岸交互,利用北斗三代、4G和卫星通信设备,将船舶实时状态、视频监控等视频与数据信息传输到岸基平台,整合集中展示,使岸基指挥中心能够更为全面、详细地了解船舶及相关设备的详细信息;并集成多媒体会议系统,可与船舶会议中心进行远程会议,实现协同。

02

·平台介绍·

北斗渔业管理平台

北斗渔业管理平台是一款集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卫星通信系统与卫星定位追踪系统于一体卫星定位通信平台,为行业用户提供一体化监督管理。实现短报文位置和报警信息收发、实现现场端地图位置信息、行程轨迹信息等可视化展示,实现渔船一体化动态监控、集中调度指挥平台。
软件平台数据分析和预警功能
船舶在海洋航行,有时候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在船舶上无法解决时,就需要陆地人员提供帮助。在船舶遇到危险时,应急处理系统就会按照电子海图的信息和实时监控信息形成一个遇险船舶搜救分析模型,这个搜救模型会基于遇险船舶的性质、船型、航向、航速、运载货物类型以及遇险海域的风速、风浪、洋流等信息,利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拟定出合理的遇险船舶救助方案,限度的拯救生命财产安全。并且这个系统还能不断进行改进,形成最佳的处理方案。

03

·终端设备·

北信通一体式船舶终端
该终端采用一体化集成设计,具备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以及北斗和GPS双系统定位功能。本产品集成度高、功耗低,体积小巧便于安装,可满足用户在海洋各种极端条件下对北斗卫星通信和定位的需求;采用太阳能充电,内置可充电锂电池,无需外电可实时上报船舶位置,实现“全天候,全时段”对船位动态实时监管,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利航运等领域,可用于小型渔船。

功能亮点

  • 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功能

  • 北斗/GPS双模定位功能

  • 支持一键SOS报警和拆卸报警

  • 兼容全网通4G

  • 具备太阳能充电

北信通浮离式船舶终端

北信通浮离式船舶终端BXT-S100是一款多功能导航终端产品,配套电容多点触摸屏,响应灵敏、便于操作。可综合呈现船舶航行状态,北斗、AIS、潮汐等重要航行数据一览无余,并集成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具备位置上报、落水报警、拆卸报警等功能,通过与显控终端结合实现各种船舶平台指挥与监控。为渔船安全监管、休渔期管理、防灾减灾提供支持,可用于航行海船、内河船舶。

应用场景·

该系统平台可以应用在渔业打捞、海上救援、海洋勘察、海洋地质调查等众多场景。

文章来源:北信通微信公众号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