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海湾展播|烟台八角湾——八角海湾 斑斓人间

会员评分: 5 / 5

点亮的星星点亮的星星点亮的星星点亮的星星点亮的星星
 
烟台八角湾按照“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加强保护”的理念和“控源、清海、净滩、覆绿、修复”的推进路径,推进建设美丽海湾,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和整体提升。八角湾畔突出的生态优势、丰富的历史遗存、深厚的文化沉淀、发达的工业经济在这里高度融合并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赋予了这里独特的性格和浪漫,成为广受市民游客喜爱的“活力海岸”和“城市之窗”。

自然禀赋:八角湾位于烟台市区西部,东起芝罘岛,西至平畅河东侧,岸线长78.33公里,海域面积609.41平方公里。八角湾地处黄渤海和冷暖水交界带,海岸自然旖旎,坐拥15.1公里砂质岸线,拥有蓝天、碧海、金沙、绿树、花鸟的良好景观。

八角湾全貌

治理成效强化污染源头严控,全面实行雨污分流,先后对湾内5条入海河流进行环境综合治理改造,对入海排污口开展排查溯源、分类整治和长效监管,湾内各类入海污染源排放得到有效控制,5条入海河流水质年均值达到Ⅲ类标准,纳入“查测溯治”的127个入海排污口分类整治率达到100%,海湾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在100%。科学开展沙滩、岸线修复治理,湾区东部新增整治修复岸线6300米,中西部新增修复海滨护岸4000米、木栈道3362米、修复岸线3400米。截至2022年,自然岸线保有率提升至56.47%。高标准实施海防林抚育更新,采用草炭土基肥改良盐碱土壤,新增林地面积70万平方米,引入135种常绿乔木、色叶植物和时令花卉,实现“三季有花、四季长青”,350万平方米老化海防林重焕生机,形成了露营地、森林氧吧、花飨广场、乐活公园等众多林内活动场所。着力提升滨海生物多样性,因地制宜建设占地12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恢复生物群落和鸟类、鱼类栖息地,吸引了377种鸟类在这里栖息繁衍。通过连续多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大幅改善了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生态链明显恢复。

长效机制高标准保护、前瞻性管控,严格落实“三线一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八角湾海域和沿岸陆域列入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切实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健全陆海联动长效管护体系,建立健全湾长制、河长制、海上环卫机制、海警协作机制、海洋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持续开展“净滩行动”、“碧海行动”等。数字赋能海洋生态环境监管,建立市、区、镇街和村居四级数治海洋管理平台,系统掌握海湾生态环境状况和监督管理信息,实现“可视、可控、智能化”,每1-3公里设置1名网格员定期巡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经验总结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为引领,陆续制定实施《烟台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烟台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烟台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烟台市重点海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烟台黄渤海新区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着力建设高品质美丽海湾。海湾整治资金筹措“多元化”,充分利用中央海洋环保资金、专项债券,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全面开展海上养殖清理、岸线修复、渔港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坚持以多层次、多角度项目为支撑,着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
(来源:海洋生态环境科)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