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率先打造千里海岸,山东这步棋格局大了

会员评分: 3 / 5

点亮的星星点亮的星星点亮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
 

      2023,信心来的比预期更早一些。

      这个春节对很多人而言是特殊的,这是口罩影响降低后的首个春节。对很多行业及城市而言,2023从春节就已经开始冲刺。

      电影院久违的爆满、商业街拥挤的人潮,以及包括烟台在内很多城市节前就确立了2023目标……

      种种迹象表示:当下整体社会的信心已经基本恢复,对经济发展的预期稳步提升,这大大超出了之前的预测。

      对烟台而言2023比很多城市来得更早,且更拼。

      近日,烟台市千里海岸观光廊道统筹整合规划设计草案正式公示。这份草案,隐藏着烟台对未来发展的全新布局,也是山东整体海岸线打造的重要一步。

01  千里海岸迎新生

      从具体内容看,规划范围东起牟平区、西至莱州市,选线全长305.4公里,其中255.3公里已建成段,占比约84%。

      基本贯穿了烟台北部海岸全线,也是烟台整体城市规划的重要一环。

      目标以“烟台时区”为总体概念,通过“一日·四季·百年”三重时空维度组织演绎廊道的核心品牌资源,将千里海岸观光廊道打造为畅联城乡交通、引领文旅观光、赋能区域经济、提振城市认知的品牌廊道。

      总体规划五大主题段落、十大主题组团、十大引擎项目、十个品牌支线。

      在这条漫长海岸线之上,中心城区海岸线打造无疑将成为重点,而这部分在方案中被重点提及。

      规划结合中心城区段沿线功能布局、廊道空间形态及自然生态条件,形成中心城区8大主题段落:幸福绿带、仙海礁堤、未来都港、海城故里、活力长滩、艺海尚苑、生息岛岸。

      值得关注的是,烟台千里海岸观光廊道打造并非单打独斗,而是全省规划的重要一环。

      2021年烟台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统筹海岸、海岛旅游产品设计,打造千里海岸风光旅游带、海岛仙山休闲度假地等特色旅游产业链。

      2022年5月,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拓展公众亲海岸线和生态空间,打造千里海岸观光廊道……

      2022年10月:烟台市千里海岸观光廊道统筹整合规划设计招标公告发布,落实响应打造观光廊道的工作要求。

      从整体方向看,山东要打造千里海岸观光廊道的规划不仅限于烟台。

      山东拥有3300多公里海岸线,其中包括了烟台、威海、青岛等知名的海洋旅游城市。山东不仅是海洋文化旅游的资源富集带,也是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目的地。

      因此千里海岸观光廊道的打造将最大化提升并迭代山东的海洋产业、海洋旅游资源。

      在其他城市动作中我们也看到了关于观光廊道的规划:

      例如2022年10月青岛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动员大会中就提到:青岛将高标准建设滨海观光廊道,加快千里海岸观光廊道(青岛段)规划工作,让最美滨海岸线成为最美风景。

      作为拥有最长也是最优质海岸线的胶东经济圈,青烟威无疑是千里海岸观光廊道的最重要节点。

      烟台作为动作最快也是最先拿出方案的城市,很可能是作为全省试点或范例进行探索,这也给烟台提供了发展的又一机遇。

02 海岸的未来价值

      从全国来看,虽然沿海省份很多、沿海城市也各具特色,但真正具有体系化海岸线打造且上升到全省战略的案例少之又少。

      其中海南是一个优质案例,2020年海南发布了《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及驿站规划》梳理了海南滨海区域环境资源。2021年海南印发的《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海南将打造铺前湾、海棠湾等19个“美丽海湾”先行示范区。

      海南作为国内可能是海岸文旅打造最成功的省份,也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海南接待游客总人数639.36万人次,同比增长18.2%;实现旅游总收入92.98亿元,同比增长23.5%。

      海南的优势很明显,南部温暖的气候非常适合冬季旅游或短期定居、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规划也让海南未来发展更具有国际化优势。

      如果说海南是南方海岸线品牌塑造的名片,北方能够与之对标的就是山东。

      不仅因为山东拥有全国第二长的海岸线,更因为包括青岛、威海、烟台在内已经是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

      同时刚好与海南互补,山东海岸线旅游更偏向避暑概念且不同城市具有各异的文化风貌特色。

      冬季去海南,春夏秋则更适合来山东,从时间线看山东海岸线具有更长的旅游舒适期。

      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山东海岸文旅资源没有形成统一品牌,更多游客来到山东后往往只是选择一座城市或一个景点。

      因此山东的千里海岸观光廊道规划如果成型,将是全国最长的海岸线观光廊道,且是北方海岸线旅游的全新招牌。

      有利于全省海洋文旅资源形成链条,扩大游客到来后的游览时间。

      其中占据重要份额的烟台段,也将借助融入全省战略的机遇,重塑海岸资源、推动文旅产业进一步提升。

03 山东的战略布局

      如果说文旅迭代是打造千里海岸观光廊道的第一层用意,其背后更蕴含着山东发展格局的转变。

      山东作为全国GDP第三位,虽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稳步提升,但城市之间的协作发展却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珠玉在前的发展模式下,山东提出了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划分出了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等三大经济圈。

      要实现三大经济圈串联,除了交通基建发力、政策方向指引,海岸线一体化升级也是重要一步。

      千里海岸观光廊道的打造,就是在贯彻落实山东海洋强省战略的实际行动,为下一步的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打下基础。

      从数据来看:2021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14942.1亿元,对全省经济和全国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9.7%和18.7%。

      随着千里海岸观光廊道项目的推进,各沿海城市也将基于规划进行相关的产业经济升级。

      例如此次烟台段方案中提到的:赋能区域经济、打造服务设施配套等。

      接下来可能会有港口一体化改革、海洋养殖试验区等等基于海洋经济布局的产业项目。

      因此千里海岸观光廊道不仅仅是一条观光廊道,也是未来山东布局一条产业大动脉、经济大动脉,对沿线城市、板块将带来极大的带动作用。

04 烟台的新时代机遇

      总体来看,千里海岸观光廊道规划是山东继新旧动能转换、城市群规划后,又一重要项目。

      考虑到不同城市海岸线资源差异性与发展程度,这项规划或许需要更长时间与更多政策支持。

      烟台的优势在于:率先做出了草案规划,且千里海岸观光廊道推进正与城市发展方向契合。

      当下烟台突破点主要在蓬莱副中心、黄渤海新区、芝罘湾提升以及东部滨海一带等。

      重要的是烟台不仅中心城区临海,未来发展重点板块、重点区域大多也临海而立。包括省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等重要政策也聚焦海洋战略。

      因此对烟台而言积极融入千里海岸观光廊道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

      不仅仅是海岸线资源的重塑、文旅产业再提升,也是整体城市融合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

      而山东通过千里海岸观光廊道的推进,有机会打响中国海岸旅游的金字招牌,进一步提升好客山东含金量。

      同时基于海岸打造推动城市发展、城市群协作,吸引企业、人才来到山东、发展山东。

      山东这步棋,带来的是机遇也是挑战。

      烟台能否获得第一波红利,拭目以待。

烟台千里海岸观光廊道统筹整合规划设计草案

来源:今日头条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