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丨山东生态环境十年质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幅度最大 “蓝天白云”“绿色发展”双丰收

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
 

      

      今天下午,省委宣传部举办“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生态环境,在我省考察调研时明确指出,长期以来,山东在发展经济中付出的环境代价不小,要求我们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让山东的山绿起来、水清起来、环境美起来。全省上下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抓环保、促发展,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可以说,这十年,是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年,是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力度最大的十年,是绿色低碳转型取得卓著成效的十年,是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领域获得感最强的十年。

      这十年,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注重精准施策、持续用力,有效促进了责任落实和观念转变。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的164项问题已整改完成105项,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承担环保责任,广大群众关注和参与环保的热情高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用“五个之一”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系统的总结、展望、部署和要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是九个方面主要成就中的一大成就,“生态环境美”是新时代强省五大内涵特征中的一大内涵特征,良好自然生态是“六个一”发展思路中“一组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跃升”是“六个新跃升”奋斗目标的一大目标,“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中的一方面重点工作。亿万齐鲁儿女真正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刻在了脑子里、落实在了行动上。

      这十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将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要民心工程,围绕蓝天、碧水、净土,实施聚力攻坚,一仗接着一仗打,生态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省统计局调查显示,2021年我省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6.8%。2021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控制到39微克每立方米、较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启动的2013年改善60.2%,优良天数比例为71.1%、较2013年提升31.1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从2013年的60.8天下降至2021年的3.6天,降幅达94%,“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2021年,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历史性消除了五类及五类以下水体,优良水体比例跃升至77.8%,黄河干流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二类标准,南水北调干线全部达到三类,近岸海域水质始终以一、二类海水为主,马踏湖摘取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桂冠,灵山湾以综合成绩第一名获评首批国家“美丽海湾”,“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重回身边。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洋垃圾”实现“零进口”,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双100%”,群众人居环境安全和“舌尖上的安全”得到切实守护,“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得到有效落实。

      这十年,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突破。

      锚定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农业投入和用地结构,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主要指标基本完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体系,对新建“两高”项目实行“五个减量替代”。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中,我省履约企业数量占全国的1/7,累计成交额占全国的58%。“十三五”期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4%。关停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6.8%。全面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光伏和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全国首位。公转水、公转铁、公转管道、多式联运迈出坚实步伐。推进农药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化肥,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2020年全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1年下降43%、44%、24%、26%,实现了增项目增生产、不增排放不增污染。

      这十年,生态承载能力有效提升。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厚植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建立覆盖全域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切实守住生态安全底线。连续5年组织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全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99个重点问题全部整治销号,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107个违法违规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黄河三角洲年产原油近30万吨的300处油井全部退出。在泰山、沂蒙山等重点区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高标准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启动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全省已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7个、“两山”基地7个,命名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6个、“两山”基地21个。保护修复力度的不断加大,促进了生态环境持续扩容,大大丰富了生物多样性,像黄河口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珍稀鸟类群集,近海海域大叶藻、斑海豹等濒危生物明显增多,久违的江豚也再现身影,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山东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这十年,环境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着眼常态长效,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构建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扎实开展省以下生态环境垂管改革、综合执法改革、按流域设置监管执法机构等试点,省市县全部成立生态环境委员会,河(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等落地见效。系统制修订生态环境领域法规政策标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开展两轮全覆盖式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创新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深入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察,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执法,实行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实现了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成效评估闭环运转,监测、执法、治理、督察高效协同,我省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中荣获综合成绩全国第一。建立“1+8”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政策体系,实现了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

      山东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引领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齐心拼搏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指导帮助、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让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走在前、开新局,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用美丽山东建设的靓丽答卷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山东省委宣传部)

来源:山东发布 微信公众号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